李俊良:马铃薯轻简化栽培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李俊良
青岛农业大学
(一)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
该技术包括种薯选择与催芽、整地与施用基肥、播放时采用机械一体化完成起垄、开沟、播种、施肥、铺管、覆膜、压土、等多道工序,起垄时的垄距、垄高以及亩数分别要满足90-3000px、25-750px、4500株。滴灌施肥下,根据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调节水肥供应量,保持根区湿润,全生育期只需55m3/亩的水量,约为常规种植用水的1/2~1/3。肥料必须为可溶性固体肥或液体肥,只需常规肥量的50%~70%。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70%,同时防治各种病虫害,从而实现马铃薯的优质高产。
(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
设备配置滴灌管:建议选择一次性滴管带,滴头流量滴头间距20-750px,流量1.0-1.5L/h,铺在两行马铃薯之间。过滤器:过滤效果能达到120目即可,根据使用水质的不同,选择叠片或网式过滤器。施肥器:如为小面积区域可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如面积较大可选用施肥罐或施肥泵。水分管理。马铃薯在整个生长季节使根层土壤保持湿润就可满足水分需要。对于马铃薯而言,一般保持土壤表层深度40厘米处湿润状态最好。但是由于灌溉毛管的滴头流量多种多样,有时降雨,所以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滴水时间及滴水量,另外根据马铃薯在不同阶段的需水量的不同,也很难准确的给出滴管间隔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边滴边挖土层观察湿润深度,湿润深度达到40厘米时就停止灌溉。用上述方法指导滴管,不会造成土壤水分过量。在生产中有人在收获前30-40天就停止滴灌,担心后期水分过多导致薯皮不能木栓化,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如果后期控水,会严重影响产量。建议:收获前半个月还要滴水一次。养分管理。基肥:平衡型复合肥,每亩100公斤追肥:每隔7-10天进行追肥一次,每次追施水溶性肥料5-10公斤。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