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马铃薯种薯大会成功召开
2017年中国内蒙古·牙克石马铃薯种薯大会在牙克石市成功举办。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高俊才,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司原巡视员王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曹广明,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伊里,农业部种植司粮油处副处长项宇,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室主任范国权,甘肃会宁、山西吕梁、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等省市区领导、山西省科协、农业银行晋黔吉甘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马铃薯行业商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仪式。

牙克石市副市长许刚毅主持开幕仪式
大会共分2017年中国内蒙古·牙克石马铃薯种薯大会、马铃薯种薯产业论坛、马铃薯领域专家专题培训会、马铃薯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座谈会等内容。

如今,在全国832个国贫县中,适合并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就有811个。2016年2月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马铃薯将成为全国农村地区主栽农作物之一,建立以互联网﹢马铃薯为主的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成了当务之急。马铃薯业,尤其是种薯业,正面临产业升级前的大洗牌!所以,借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东风,大踏步推进马铃薯民族产业升级,沿着‘一带一路’,让马铃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所有马铃薯人的愿望。

农业部农村社会发展中心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曹广明解析现代农业创业创新产业园就是要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关键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亮点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三个方面发展情况。
曹广明说,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国已超过8500万亩;总产量逐年提高,全国已超过1亿吨,保持世界首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就是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平均水平也在1.2吨—5吨之间,差距很大。究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是脱毒种薯质量问题。农村产业融合,简单说,就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制度和技术创新,让农业不单局限在种养业生产环节,还要前后延伸、左右拓展,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有机整合、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其特征是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重点是构建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关键点是融合之后产生的效益比单纯每个产业效益之和要大,核心是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增值效益。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伊里说,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特别是马铃薯种薯,肩负产业希望,肩负国家战略安全。搞好种薯,利民、利国,功在千秋!
“在国际上,由于种薯产业本身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农业发展的特殊战略意义,世界各国都把种薯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并以种薯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并购重组,种薯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近年来,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利用微型薯和试管薯生产技术,提高繁殖系数、缩短繁种周期,加速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由于试管薯和微型薯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贮藏运输方便,可有效提高脱毒种薯繁殖的基数,达到缩短繁殖周期的目的。随着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种薯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等省区在脱毒、组培、快繁及原原种工厂化生产技术方面已处于全国领先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成为我国种薯市场的供种主体。”陈伊里说。
开幕式结束后,在马铃薯产业论坛上,卢肖平等对相关产业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