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驿站建设“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学校计划在全省布局建设1万个乡村振兴驿站,农学院作为重要参与单位,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旨在通过驿站建设,搭建学校与乡村紧密联系的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助力乡村振兴。学校希望将乡村振兴驿站建成专家队伍的“聚集地”、基层治理的“桥头堡”、志愿服务的“枢纽站”,农学院也围绕这些目标开展工作,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方面的振兴。
2025年2月10日-11日,农学院党委书记王群等在德州市齐河县为34个乡村振兴驿站授牌,并开展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讲座等活动,还走访调研了前期建设的驿站。
2025年2月26日,学校在肥城市民中心举办“驿动乡村 智汇肥城”乡村振兴驿站建设暨肥城乡村振兴科技大集活动,为肥城市乡村振兴驿站授牌,同时举办科技大集,展示农业新科技成果等。
2025年寒假,学校成立公费农科生科技服务队,农学院的公费农科生也参与其中,深入全省乡村振兴驿站开展驻村蹲点服务,构建起“四级”学生队伍体系,为驿站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学校有1万名学生科技专员深入乡村驿站,其中农学院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他们在基层练就过硬本领,做好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农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学生科技专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指导,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在齐河县开展的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专题讲座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举办乡村振兴科技大集等活动,集中展示学校在农业领域的新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农学院与各地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农业企业等密切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乡村驿站建设。例如,在日照市岚山区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德州市齐河县与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合作等,实现了校地、校企等多方合作共赢。
通过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助力各地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乡村驿站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氛围,为今后的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